随着全国两会的胜利闭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工作做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2023年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一体部署,赋予了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明确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要求,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国家现代化,已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2023年4月8-1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国药励展承办的“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即将登临山城,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这场备受期待、万众瞩目的高教行业盛会,亮点纷呈,超大信息量,不容错过!
全球视野,名企荟聚
汇集行业发展新动向
作为首次两届联合举办的高博会,本届展会将在规模、内容、形式等迎来全方位升级,展览展示面积达120,000㎡。第58·59届高博会将延续“校地聚合·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体活动围绕展览展示、会议论坛、特色活动等版块开展,继续做大做强六大传统主题展区,囊括信息化及智慧教育类;实验室及科研仪器设备类;实训及机电类;医学教育及健康类;后勤及平安校园类;体育设施及用品类。
会上,包括中国电信、创维、长虹、海信等在内的世界五百强与新华三、大疆等科技龙头企业,以及教育板块各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如教育信息化板块的希沃、鸿合、奥威亚、蓝鸽、润尼尔、锐取、欧帝、外研在线;教学仪器板块的海尔生物、新华医疗、舜禹、澳柯玛等将悉数参展,总计近1000家企业带来相当丰富的新产品、新技术与新成果。其中涵盖人工智能系统、自动驾驶、AI芯片、智能机器人、智慧实验室、高端电子元器件等多个领域。同时,本届高博会冠名企业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也将携最新产品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奥威亚电子推出的“创新AI技术产品”,具备智能跟踪拍摄、动态识别、动作识别、考勤识别、语音识别五大功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研品质,实现教学督导信息化,助力“双减”落地。而普源精电科技的“DHO4000系列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能将实现μV级信号的准确测量,同时支持4路模拟通道输入,提供最高800MHz模拟带宽以及最大500Mpts存储深度。还有北京卓翼智能的“RflysimCloud集群智能体科研平台”不仅可用于教学,其结合仿真平台,构建了大规模分布式集群智能生长算法,支持装备的智能生长和升级,能快速实现装备集群智能化。苏州德创质控的“德创DCCKVisionPlus机器视觉软件平台”则不仅满足了工业应用的需要,其功能性和易用性也非常适合高校的机器视觉课程教学与实践。而上海树盈科技打造的“区块链虚拟仿真教学平台”配备标准教材,能够一站式满足师生的学、练、测、评需求。还历经国内顶尖高等学府多年实践打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战经验,为高校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上海青瞳视觉推出的“轻量级动作捕捉系统应用软件”、“虚拟偶像直播应用软件”,则是一种工作空间内目标刚体六自由度位姿获取装置。还有北京盟科科技的“元宇宙平台”,以及杭州比格飞序生物科技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直线滑轨热盖”能实现自动化批量加热试剂管的目的,且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小。以及苏州容智三维科技打造的“金属3D打印机”等许多创新产品与技术。
与此同时,此次高博会将首次集中开设国际品牌展区,敖联集团、广州中广电、苏州舒尔贸易、拓普康索佳、恩捷伦、爱特龙、迭康(上海)、易佳捷电气、麦克斯(香港)等全球知名企业将汇聚一堂,带来国际前沿的新理念、新应用和行业解决方案,以全球视野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四大专区,特色观展
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第58·59届高博会首次开设四大特色专区,围绕城市、高校、就业、竞赛四个维度,全面展示我国高等教育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党政思建等各方面发展成果,共筑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
重庆作为高博会首个战略合作的“伙伴城市”,此次“重庆专区”将围绕重庆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发展成果,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重庆 新高教”为主题,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三大展区全面梳理重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展示重庆普通高等院校由内而外的创新发展成果,以及重庆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与区域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线上专题以党政思建、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为着力点,构建重庆市高等教育高水平、开放性、现代化宣传展示平台以及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平台。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板块,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为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各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浪潮中的发展变化和辉煌成就,“高校专区”将为高校办学成果提供展示平台,“思政区”、“劳动教育区”、“地方区”三大板块,将吸纳全国120所高校参展,展览面积达1.15万平方米。“思政区”展示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各项成果;“劳动教育区”展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弘扬高校劳动精神;“地方区”展示内容涵盖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创业等板块,服务高校高质量发展。
就业,一头连着亿万群众,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业专区”将举办2023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会,预计吸引500家企业参与,为近6000名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将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和平台作用,与政校协企携手合作,打通供需,搭建起用人单位春季引才和人才就业求职的双向沟通交流平台,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教育条件保障达到新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竞赛专区”将展示全国近60个竞赛组委会参展,展示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成果和特色,助力竞赛资源拓展、宣传推广、产教融合、成果与需求信息发布等,加强沟通交流,引导竞赛工作良性发展。
巅峰论道,思维碰撞
洞悉高教变革新趋势
本届高博会还将开展80余场主题多样的平行论坛和学术报告,其中包含4个千人大会,届时将有20位院士、10余位省部门领导、20余位司局领导、50位委书记校长和重量级专家学者与嘉宾共聚一堂,围绕创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等热门议题,畅谈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精彩的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精准把握未来趋势,助力高等教育改革升级,共享饕餮学术盛宴。
同期将举办第六届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第六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大会、第三届大学校长论坛、第三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高等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第二届科创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大会、;医学教育数字化论坛、第二届高校教务处长论坛、第五届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第三届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第七届中国高等教育智慧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论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论坛、“数字思政”创新发展论坛、职业教育相关论坛等。邀请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多方赋能,共谋发展,探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科技引领,数字赋能
深度融合激活新动力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注热点。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丰富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三届科技赋能教育系列报告活动——“5G+智慧教育”将于4月8日高博会开幕首日同期举办,邀请通信学科专家、国内重点院校管理者、大型企业管理者,等围绕5G新时代发展趋势、通信科技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实践、教师教学场景平台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必将带来一场精彩的思想碰撞、全方位的深度思考和丰富的视听盛宴!
围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第58·59届高博会将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整体方针,加强供需对接,开展高校就业育人大会相关活动,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举办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活动,构建校企之间相互学习、协同合作的交流机制,促进新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会上还将重磅解读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2版)和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促进教师教学育人水平和高校竞赛的高质量发展。
展会还将继续推出“云逛展——C位无限”活动,线下逛展、线上直播,充分展现参展企业的重点产品与解决方案,诠释高等教育行业相关产品的新理念,聚焦分享高等教育创新技术,搭建起企业与高校沟通交流的平台。会上还将邀请高校摄影相关专业的学生,为参展企业提供免费视频录制活动,为企业提供视频展示平台,方便线上观众也能全方位、近距离了解产品信息及相关案例,获取一手的展会干货。作为线下高博会的补充和延伸,“云上高博会”也将通过多个精品栏目为线下展会引流,为企业打造365天不落幕的展示舞台。
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博会将始终为高教产业的做大做强汇聚力量、凝聚共识,推动教育生态变革重塑,助力高等教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盛会将启,精彩可期。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导航栏“参观注册”,领取门票。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与您相约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释放行业新动能,共话高教新未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