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www.jyzk.net.cn2024-05-10 14:07 来源:网络T|T

  摘要:本文围绕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分析了思政教育方法单一、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和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加强思政教育主体建设和健全思政教育体系等对策。通过对这些对策的深入探讨,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建议,有助于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政教育

  2021年我国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已达到267.63万人,较2020年增加了18.23万人,同比增长了7.3%,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而就业形势也变得日益严峻。各行各业对求职者的要求日益严格,不仅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审时度势,对思政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育人方法,以充分彰显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时代人才。

  一、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现阶段,在校中职生年龄普遍在 14 岁~17 岁之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个性较为突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年龄的特殊性。学生群体通常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期之间,年龄跨度相对较大。这意味着学校需要面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其次,教育经历特殊性。学生们的教育背景和经历多样化。相比于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生的教育经历可能更加曲折和多变。一些学生可能来自于农村,接受的是基础教育相对较差的学校教育;一些学生可能是经历过辍学、复学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可能会有所不同最后,校园氛围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通常以职业教育为主,校园内可能更加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这与传统的理论教育有所不同。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下,思政教育需要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人文与技术的融合。同时,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可能受到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思政教育在传承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尊重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接纳和融入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

  2.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对德育课程进行了优化调整,将课程名称改为“思想政治”,并重新设计了课程结构,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个必修课程。这一调整旨在通过思政课程的教育,帮助中职生明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其健康发展。

  与普通高中和高校思政理论课相比,中职思政课程注重职业要求和中职生的可接受性。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更注重将理论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生活相结合,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行为规范。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思政教育方法单一

  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往往以单一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足够的互动与参与。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呈现出被动、单一、缺乏活力的特点。另外,思政教育内容普遍偏向理论性,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内容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果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他们可能缺乏现代思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将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也难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师资队伍中存在着老师与新教师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一些老师虽然经验丰富,但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要求。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提升,提高其思政教育水平与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对新教师的引导与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思政教育的需求。

  3.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

  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一个显著问题。目前的思政教育课程设置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另外,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也是一个问题,学校思政教育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而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全面评价,难以客观地反映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重新审视和完善思政教育的体系建设,加强对课程的规划与设计,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的对策

  1.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致力于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虽然有其重要性,但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因此,学校可以探索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平台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性,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2.加强思政教育主体建设

  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离不开思政教育主体的建设,包括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者。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思政教育教师的培训与引导,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更新的思政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其次,学校领导和管理者要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激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同时,还应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健全思政教育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着力构建健全的思政教育体系,以确保思政教育的全面、系统、连贯。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思政教育课程的规划与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思政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形成全员全程的思政教育体系。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评价应该多元化、客观公正,既有定期考核,又有日常评价,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长情况。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的对策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加强思政教育主体建设和健全思政教育体系等对策。这些对策的提出,旨在解决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各方共同努力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最大化。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志学.中职学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思考———以农林类专业为例[J].甘肃教育,2023(11):23-26.

  [2]孙恒亮.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24(10):40-44.

  [3]李翠英.“互联网 +”背景下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研究[J].职业,2022(06):15-17.

  [4]张庆梅,王钦.新时代中职院校班主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研究与实践[J].教师,2022(15):12-14.

  [5]张北燕.中职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共融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黑河学刊,2021(06):95-99.

  [6]黄占祯.基于个性化教学的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09):185-188.

  [7]许燕.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的交融[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0):91.

  [8]侯珂.新时代加强中职院校德育的路径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2):179-180.

  [9]陈帼.浅析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路[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12):121-124.

  作者系永仁县职业高级中学 冉孟玲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关于网站|网站导航|客服中心 |法律声明|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移动站

合作QQ:3367874305 工作时间:9:00 - 19:00

教育不只是教书,更是育人

教育周刊网jyzk.net.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