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考录制度。此后,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还是北京公务员考试(简称“京考”)都连年升温,最热岗位接近“万里挑一”。如今,公务员考试吸引力依旧,但多数考生报考已回归理性。
01
公务员考录制度诞生于90年代
1993年10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两年后,整体推进公务员考录制度,其核心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让所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打破了身份、地域等方面的限制。
1995年3月21日,《北京日报》3版
实行“国考”头一年,国家公务员便成为北京不少大中专毕业生的择业焦点,大约每5人中有1人倾向于进机关当公务员。据本报1995年3月21日3版《五千余名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资格考试》报道,当年有5292名大中专应届毕业生报考,实际参考人数为5087人,考分在合格分数线60分以上者共有2217人,占总数的40%左右。考生中,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的比例分别为5%、42%、21%和32%,男女生比例基本为1︰1。总的看来,这次报考人数约为当时在京分配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五分之一,数量之多,出人意料。
1998年2月12日,《北京日报》6版
公务员考试在京受热捧,主要原因在于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就拿北京来说,随着人才分配市场化调节机制的逐步建立,人们择业不再单一。而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国家机关的吸引力。当然,也有不少考生把这种资格考试当成自己能否被社会接受的参考和鉴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就业时的多向思维和新价值观。
为适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需要,北京对市区县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学习了公务员行为规范、政府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计算机操作知识、法律知识及行政公文写作等公共课程。截至1998年2月,北京已有9万多人参加了培训和公务员考试。(1998年2月12日《北京日报》6版,《本市九万人参加公务员培训和考试》)
02
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
进入新世纪,公务员考试报考连年创新高。
2005年岁末,全国出现了扎堆儿报考公务员的热潮,个别岗位的竞争者超过2000人。有人感叹:公务员考试成为难度最大的考试之一。
2007年,全国报考“国考”的总人数达到55万,其中最火的职位是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的“干部人事管理”一职,招两人,报考人数超过8000人。当年,很多职位的招考比例都达到了1︰500。
2011年,参加“京考”的考生在考点外备考。方非/摄
许多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是觉得公务员职业最为稳定。首都师范大学03级电子信息工程系的李华很早就准备“国考”了,她的成绩完全可以考研,但她认为,研究生毕业后就业也不乐观,只有公务员是最好的选择。(2006年11月1日《北京日报》15版,《我们为什么考公务员》)
2006年11月1日,《北京日报》15版
另外,还有更多高校毕业生把公务员考试当成一种能力考试,如同考计算机证、英语等级证一样。人民大学研究生杨哲不但报了国家公务员,还报了北京市公务员,甚至还打算去考上海和深圳的公务员,被同学们称为“公务员考试专业户”。
除高校毕业生外,公务员考试还吸引了大量社会人员报名参加考试。2007年,从事汽车维修的梁先生参加了“京考”,当时30岁出头的他认为:“如果能拥有这张‘入门证’,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今后才能更好地发展。”在某私企从事公关策划的林女士表示,虽然自己的工作收入不错,但缺乏稳定感,所以选择参加考试。(2007年6月18日《北京日报》5版,《3.5万人赶考公务员》)
2013年,参加“京考”的考生进行笔试。孙戉/摄
2008年,全国有77.5万人参加“国考”,再创报考人数历史新高。那一年,中央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的职位约为1.35万个,考试录取率约为17.5%,这项考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
2012年10月25日,《北京日报》6版
2012年“国考”,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南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这两个岗位的竞争比,分别达到9411︰1、9175︰1,接近“万里挑一”。(2012年10月25日《北京日报》6版,《国考最热岗位近“万里挑一”》)
03
防投机试题答案分值“三不公布”
从推出第一年起,公务员考试就没有“死知识”题。此后,无论“国考”还是“京考”,考题越来越贴近时事热点,范围越来越宽,难度逐渐上升。
2007年12月10日,《北京日报》5版
据本报2007年12月10日5版《“国考”申论紧扣生态文明》报道,“国考”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当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保持140道题量不变,但时间紧,大部分考生只能完成100道题左右。
2009年11月30日,《北京日报》5版
2008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部分都涉及2008年时事热点,如奥运、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年、突发事件应对法、次贷危机等在各模块均有体现。申论以“粮食危机”为题,紧跟国家改革和社会热点,难度颇大。(2008年12月1日《北京日报》4版,《北京地区9.5万人赶考国家公务员》)
“京考”难度不相上下。“135道题虽然比国考少了5道题,但难度一点不小。”2009年,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小谢一走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场,就不住地感叹。她说,“国考”一般从常识题入手,而这次北京公务员考试将数字推理、数学运算题放在了考卷第一部分,一上来有点蒙。(2009年2月23日《北京日报》5版,《4万应届生赶考北京公务员》)
2009年12月9日,《北京日报》11版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越来越被社会认可,但公务员考试试题、答案及分值一直实行“三不公布”。对于这种做法,社会上一度产生了质疑。对此,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保证公务员考试公平公正。“如果公开试题和答案,尤其是申论部分的答案,势必被培训机构利用,作为赚钱的工具。但是有财力和时间进行培训的考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考生都没有经过培训,这样就会产生不公平,而且是对大多数考生的不公平。”出人意料的是,多家培训机构也一致赞成不公布,他们认为此举有助于国家甄选人才,不会造成考生投机。(2009年12月9日《北京日报》11版,《培训机构力挺国考“三不公布”》)
04
基层工作经历成报考“门槛”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指示精神,2006年“国考”明确提出:中央机关必须有三分之一的职位专门用于招考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从那以后,基层工作经历逐渐成为公务员考录的一道“门槛”。
2010年1月19日,《北京日报》5版
北京从2010年起加大从基层考录公务员的力度,当年,市和区县党政机关招录的公务员,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者占八成。(2010年1月19日《北京日报》5版,《考公务员明年须有“基层经历”》)2011年,除特殊职位外,北京市级机关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达到100%,区县达到80%,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比例。(2011年3月3日《北京日报》5版,《市属公务员招考改为一年一次》)
2011年2月25日,《北京日报》3版
“大机关岗位”不再招应届大学生,主要是因为多年来公务员考试中应届生多凭较强的应试能力而胜出,结果造就了一大批离开家门进校门、离开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部分“三门干部”缺乏基层工作阅历,对一线的酸甜苦辣和百姓的温饱冷暖相当隔膜,虽然有学历、有想法,但跟基层沟通不畅,办起事来有些纸上谈兵和衙门作风。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选拔公务员,遴选出的公务员才能真正并长期“为民所想、为民所急”。(2011年2月25日《北京日报》3版,《从基层做起应是公务员成长必经之路》)
2016年,参加“国考”的考生在备考室里为“申论”科目做准备。孙戉/摄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也首次明确提出,除特殊职位外,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全部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也要招录一定数量的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2011年10月13日《北京日报》6版,《部分国考职位首设专业考试》)
2014年,参加“国考”的考生准备入场考试,相比前几年,当年报名人数明显减少。孙戉/摄
当年“京考”,除特殊职位外,不仅市级机关,连区县级机关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也达到了100%。(2012年1月7日《北京日报》5版,《千余职位将招4175名公务员》)
05
“公务员热”回归理性
经过前几年的报考热潮,“公务员热”一度降温。
首次降温出现在2010年。当年,全国报名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03万,比上一年减少了1万人。(2010年12月6日《北京日报》9版,《“公务员热”首现降温》)
2014年10月25日,《北京日报》6版
2015年“国考”,虽然招录规模创历史新高,但报名人数较往年有明显下降。本报2014年10月25日6版《国考降温平均一岗59人争》这样记载:截至24日18时,报名系统审核通过人数为131.7万人,平均竞争比为59︰1。而上一年同期则有136万人报考,竞争比为70︰1。招录规模升,报名人数降,此次“国考”成为那几年“最好考”的一次。
时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分析,三大原因导致“国考”降温:第一,“国考”职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招录机关对招考职位描述更加具体,资格条件设置更加详细,避免了考生盲目选择;第二,考生报名更趋理性,跟风报名情况减少;第三,“国考”更加注重报名诚信机制建设,采取技术手段进行规范,不符合报名条件,想“试一试”的考生大幅减少。
2015年12月14日,《北京日报》5版
2016年“京考”虽然进行了扩招,但参考人数有所降低,平均竞争比接近8.85︰1,竞争度是近七次考试中最低的一次。这是由于此次公务员招考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即首次提出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2015年12月14日《北京日报》5版,《“京考”申论聚焦劳动创新》)从此,公务员“遴选”和“公考”两大录用渠道泾渭分明,“国考”仅面向体制外人员,而非体制内公务员晋升的通道。
眼下,2021年“国考”报名已经结束。因疫情等原因,这次“国考”岗位有所扩招,报名人数也相应增加,一些热门岗位竞争依然激烈。不过,现在多数考生的心态已比较成熟,能够理性对待这项考试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