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时淇:不管世事如何,唯有教育和学习不可放弃

www.jyzk.net.cn2020-09-04 20:13 来源:浙江新闻T|T

  教师节快到了,陈时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生又纷纷打电话来祝贺,有的上门来看望。虽然很多学生也已头发花白,但陈时淇最关心的还是他们是否还在继续学习,是否注重对家人的教育,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都会高兴地说:“看到你们都能顺利读书、自由学习,我就高兴了。”

  这位百岁老教师,他一生挚爱的学习、教书与中国百年来的巨变联系在一起,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教育的这个时代,他用了百年人生来见证和等待,并一辈子为之付诸行动。

  

 

  2020年8月,年近百岁的陈时淇在家中。

  中国之大 竟放不下一张课桌

  1921年1月7日,金华浦江县大畈乡一个乡村中医的家里,一个男孩出生了,父亲给他起名陈时淇。“淇”是北方一条河的名字,当时沉浸在欢喜中的家人也许没有想到,这个新生命会像河流一样,亲眼见证中国往后100年的惊人变迁。

  读了几年私塾后,陈时淇进入金华一中读书,高中毕业时,日军全面侵华,中国之大,“竟放不下一张课桌”,高校纷纷搬迁到大后方,他无处继续求学。

  

 

  恢复高考后,1980年8月,陈时淇(二排左二)参加高校化学教材编写。

  陈时淇在浦江县简易师范附属小学当起老师。“那时候孩子们读书不容易啊,有生命危险。”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陈时淇对那段经历还是记忆犹新。日军一来侵扰,他就和同事带着学生跑到乡下,躲上一段时间,再回来上课。那些年里,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常态,炮火中的求学机会多么宝贵,年轻的陈时淇全心全意把自己所学教给孩子们。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浙江省高校招生启动,“我要读书”的声音再次在陈时淇心中响起。当时工作的小学也要迁到别处,他辞了职,即刻去丽水缙云县壶镇参加高考。

  当年秋季,24岁的陈时淇被浙江大学录取。“又可以读书了,当时非常高兴。”陈时淇回忆说。这份迟到多年的录取通知书,让渴望知识的学子像经历西迁磨难的浙大那样,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

  然而,和平并没有到来。陈时淇至今还保留着70多年前参加纪念于子三烈士游行活动的徽章,1947年10月,浙大学生、爱国青年于子三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杀害,事件引起大规模的学生罢课,陈时淇也走上街头,发出怒吼,反对内战和迫害。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当局要求浙大校长竺可桢和一些浙大学生去台湾,遭到竺可桢拒绝。陈时淇和同学大受鼓舞,他们也坚决选择留下。

  

 

  1987年,陈时淇参加浙江大学建校90周年活动。

  每个学生的学习机会都值得珍惜

  在浙江大学,竺可桢有两个经典之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深深刻在陈时淇心里。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不久,陈时淇大学毕业,马上参加了解放军组建的干部学校学习。在这里,他真正感受到拥护中国共产党是多么正确,精神饱满地准备投身到新中国建设中去。

  1949年10月,浙江省立杭州蚕丝职业学校(浙江理工大学前身)需要一名分析化学老师,陈时淇被分配过去。其后,学校陆续更名为浙江制丝技术学校、杭州纺织工业学校、杭州工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1960年,陈时淇到浙江大学任教。1982年又回到浙江丝绸工学院,直至离休。

  陈时淇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可以总结为一点——替每个学生珍惜学习机会。经历过战争和动荡的陈时淇明白,不管富有还是贫穷,不管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孩子,学习的机会都是值得珍惜的,作为老师决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求知渴望。

  他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上世纪60年代,教阿尔巴尼亚留学生,学生听中文比较困难,陈时淇就用英语讲课,英语也听不懂的,他又努力通过画图、手势等让学生明白,平时也和他们打成一片,为的就是早日消除语言和文化障碍。1963年春节,他受邀参加了阿尔巴尼亚留学生的活动。

  “文革”时期,高考取消,经推荐来上高校的工农兵大学生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普遍难以适应原有的教学方法,陈时淇亲手编写了一套适合他们的教材。他又带学生们到嘉兴等地的化工厂实习,经常一两个月不回家,这种在劳动中学习的方式,让工农兵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高考恢复以后,陈时淇多次参加高考化学试题命题,参与编写全国高校化学教材。1982年,他在浙江丝绸工学院染化系组建实验室,进行稀土研究,他带的研究生连年在考试、评比中获得佳绩。

  

 

  1985年8月,陈时淇在实验室工作。

  唯有教育和学习不可放弃

  1986年底,陈时淇离休,但他坚持把那届研究生带完,直到1990年才真正离开岗位。此后,又去某中等职业学校任教两年。

  1992年,陈时淇因年事已高,停止了一切教学工作,但他不想让自己停止学习。他自学国画,经过几年钻研,作品屡屡获奖。

  三女儿陈敏觉得,父亲最成功的教育不是化学,而是他做人的方法。名誉、利益、得失,在陈时淇眼中很轻很轻,上世纪60年代,他曾经把本应属于自己的评副教授机会让给别人,而后因为间隔特殊历史时期,他在20年后才评上,但他对此毫无怨言。

  在学校,他从不与人争吵;在家里,他从不打骂孩子;即使现在快满百岁,需要有人照顾,他也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只有一件事,让陈时淇孜孜以求很多年。1957年,他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因“家庭成分”不好,且没有与父母划清界限,他的申请没有被批准。此后,各种“运动”不断,入党希望一度渺茫,但陈时淇从未放弃努力。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他又重新申请入党,终于在1985年5月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回首百年,陈时淇见过太多悲欢离合,但正因为亲历这些沧桑,他才更希望所有人明白:不管世事如何,唯有教育和学习不可放弃。

  我的百岁生日心愿: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自由读书,有安定的学习环境,学己所想,学以致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关于网站|网站导航|客服中心 |法律声明|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移动站

合作QQ:3367874305 工作时间:9:00 - 19:00

教育不只是教书,更是育人

教育周刊网jyzk.net.cn 版权所有